印刷電路板基本上由阻焊層、絲印層、線路層組成,PCB板的綠油部分稱為阻焊層。阻焊層使用的是負片輸出,所以在阻焊層的形狀映射到板子上以后,并不是上了綠油阻焊,反而是露出了銅皮。阻焊層在控制回流焊接工藝期間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用照像底版將印制板上的焊盤覆蓋,使其在曝光中不受紫外線的照射,而阻焊保護層經(jīng)過紫外光照射更加結實的附著在印制板面上,焊盤沒有受到紫外光照射,可以露出銅焊盤,以便在熱風整平時上鉛錫。那么,PCB加工的阻焊層工藝過程是什么呢?
1. 預烘
預烘的目的是為了蒸發(fā)油墨中所含的溶劑,使阻焊膜成為不粘的狀態(tài)。針對油墨的不同,其預烘的溫度、時間各不相同。預烘溫度過高,或干燥時間過長,會導致顯影不良,降低解像度;預烘時間過短,或溫度過低,在曝光時會粘連底片,在顯影時,阻焊膜會受到碳酸鈉溶液的侵蝕,引起表面失去光澤或阻焊膜膨脹脫落。
2. 曝光
曝光是整個工藝過程的關鍵。如果曝光過度,由于光的散射,圖形或線條邊緣的阻焊膜與光反應(主要是阻焊膜中含有的感光性聚合物與光反應),生成殘膜,而使解像度降低,造成顯影出的圖形變小,線條變細;若曝光不足時,結果與上述情況相反,顯影出的圖形變大,線條變粗。這種情況通過測試可以反映出:曝光時間長的,測出的線寬是負公差;曝光時間短的,測出的線寬是正公差。在實際工藝過程中,可選用“光能量積分儀”來測定最佳曝光時間。
3. 油墨粘度調(diào)節(jié)
液態(tài)感光阻焊油墨的粘度主要是通過硬化劑與主劑的配比以及稀釋劑添加量來控制。如果硬化劑的加入量不夠,可能會產(chǎn)生油墨特性的不平衡。